公關品,不只是小禮物
在公關圈多年,大家常問:「公關品是不是送給媒體或合作夥伴的小禮物?」如果只把它當禮物,就會錯過它真正的作用。對我來說,公關品是一張品牌的隱形名片,安靜、長尾,會在對的情境裡替你說話。
公關品的兩個角色:收禮者 vs 發送者
▍收禮者的視角🫳
一個貼近日常、願意帶出門的物件,才會被反覆使用。設計感、尺寸、重量、LOGO 客製,都是關鍵。當它在通勤或辦公場景裡被一次次拿起,你的品牌就會被一次次想起。
▍發送者的視角🫳
對企業來說,公關品是延長活動影響與累積口碑觸發的投資。送得對,它會在使用者的生活節奏裡持續出現,讓品牌在「低干擾」的情況下,默默累積好感與記憶。
公關品的三個判斷基準
- 常用頻率:一天會被碰幾次?使用頻率=品牌觸發次數。
- 攜帶便利:好帶出門、好收納、不尷尬(LOGO 客製、外觀願意露出)。
- 可被回話:能引導下一步(小卡、QR CODE、會員點數、序號體驗),讓禮物不只到手,還能「被回應」。
如何挑選公關品?顧問的選品心法
用最直覺的方式想就好:給誰、在哪裡用、想達成什麼事。想清楚後,再照這份清單快速檢查:
✅對象與場合先決:媒體、客戶、校友、KOL,場合不同選物也不同
✅要像你的品牌:顏色、材質、細節一致,拿在手上要有「這就是我們」的感覺
✅願意帶出門:輕、好收、LOGO 不尷尬
✅每天用得到:能進日常才有長尾
✅預算有限:寧可把小地方做到滿分,不要大而空
案例分享:任務改變,禮物才有話題
A|非營利募款:捐款者謝禮的長尾
- 想維繫關係,所以做回收寶特紗小物,加上捐款者姓名
- 附上 QR CODE 追蹤專案進度,讓善意看得見
- 結果:一年內二次捐款率提升,社群自發分享
- 目標是促成升級與首購,做一組旅行收納袋加個人化姓名貼
- 放上專屬升級頁的 QR CODE 與首購禮,下一步很明確
- 結果:首購轉換提升,會員升等率上升
- 要讓新生每天用得到,做校色隨行杯、校園地圖與可換徽章
- 既有歸屬感,又能在社群自然露出
- 結果:打卡率高,迎新活動報名轉換佳
- 要好看好拍,做折疊托盤、品牌紙膠帶與可撕拍照卡
- 搭配活動 Hashtag,讓內容更好擴散
- 結果:短影片次級擴散,門市來客提升
2025 公關品趨勢:三個新方向
① 可追蹤互動禮(QR CODE/NFC)- 做法:禮物連到互動頁,放教學、回饋、抽獎或升級方案
- 收穫:看得到二次轉換,活動不只一次性
- 做法:少量多波段,上架快、補貨快
- 收穫:檔期更貼合,庫存更健康
- 做法:主品+配件+引導卡,能拆著用
- 收穫:延長在生活裡的出場時間,曝光更自然
新手選物 SOP(簡化版)
- 先選「任務」
- 列 3 個使用情境
- 刪掉不會被帶出門的品項
- 設定尺寸與重量上限
- 加上可以被回應的元素(小卡、QR CODE、序號)
常見 NG 做法(避開就成功一半)
- 只看單價,不看使用頻率
- LOGO 太滿,變成尷尬物件
- 太笨重、太佔空間
- 沒有「下一步」,少了轉換
結語:讓禮物進生活,品牌就會被記得
公關品不像廣告那麼吵,但會貼著生活走。任務對、情境對,它就能把品牌安穩放進對方的日常裡,慢慢被看見、被記得。關於作者
林悅心|品牌溝通顧問
公關圈 10+ 年經驗,專精 公關品顧問、品牌活動企劃 與 禮贈品選品策略。選禮不是比單價,是比使用次數。先把任務與情境講清楚,禮物才會被帶出門;剩下的細節與風險,我幫你把關。
「一份好的公關品,不只是禮物,它是一個品牌的情感延伸。」
林悅心|品牌溝通顧問
公關圈 10+ 年經驗,專精 公關品顧問、品牌活動企劃 與 禮贈品選品策略。選禮不是比單價,是比使用次數。先把任務與情境講清楚,禮物才會被帶出門;剩下的細節與風險,我幫你把關。
「一份好的公關品,不只是禮物,它是一個品牌的情感延伸。」
相關文章